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益气活血、温阳散寒治痹证

点击数:4982 次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时间:2014-10-30

中医学中所谓的痹症,是指人体遭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后,气血经络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酸冷疼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或关节肿大等证,包含在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腱鞘炎、骨刺等多种筋骨关节疼痛性疾病。痹症冬季多发,感受风寒湿热侵袭为主要病因,与劳损、外伤及老年退行性病变有关。由于本病病程长,易复发,甚者导致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刘启廷教授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以益气活血、固本扶正为主的方法治疗多种痹症,主张内服、外敷、食疗相结合,标本兼顾,药效持久,可以收到治病防变的目的。

 

行痹(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的骨关节疾病。属现代医学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初起表现为身冷发热,全身关节疼痛,出汗多,畏风寒,久治不愈。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增多,血沉快,抗“O”高,临床以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湿邪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中医认为病因为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乘虚而入,络脉痹阻,不通则痛。治宜益气养血,祛风散寒,除湿蠲痹,通络止痛。自拟方益气蠲痹汤化裁。

处方:黄芪3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生地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桂枝15克,威灵仙30克,乌蛇肉30克,全蝎10克,细辛6克,甘草10克。

服用方法:水煎二次,取汁混合,分2次早晚温服。药渣再煎,温浴足用,取微汗。

加减运用:风寒盛者,加荆芥、麻黄,以发散风寒,除湿蠲痹;风湿盛者,加苍术、土茯苓、木瓜,以燥湿除湿,散瘀止痛;寒湿盛者,加制川乌、麻黄,以温化寒湿,祛风止痛;风湿化热者,加忍冬藤、虎杖、豨签草,以清利湿热,散瘀定痛;体虚多汗者,加炒白芍、五味子,以益气养阴,敛汗止汗;腰部沉重者,加杜仲、狗脊以壮腰健肾,驱散风湿;大便干结者,加肉苁蓉、大黄以润肠通便。

分析:因本病的特点是关节肌肉呈游走状疼痛,此乃“风性善行而数变”之故,故祛风通络止痛不可缺。方用黄芪益气助阳,扶助正气;当归、川芎、生地养血活血,充养脉络;羌活、独活、桂枝、威灵仙祛风散寒,化湿通络;全蝎、乌蛇肉、细辛搜风通络,解毒止痛;甘草解毒和药。

在川乌、麻黄的使用上,刘启廷教授强调,对于寒湿较盛、属阴寒痼疾的患者,非大热之川乌不能除,非辛热之麻黄不能散,但川乌有毒,在用量上应由小剂量5克开始,逐渐增加到10~15克,且甘草亦要随量添加,以增加解毒之功;在服药方法上,采取少量多次饮用,一剂药可分四次饮用,服至周身微热、肢体稍麻为达到药效,切不可因病情重而一次过量服用。

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因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依据其发病特点又有“顽痹”、“着痹”、“白虎历节”、“鹤膝风”之称。表现为小关节肿胀、僵硬、活动受限、发冷怕风、疼痛及肌肉萎缩等关节骨质病变,久则关节变形或强直,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病因为肝脾肾三脏受损,风寒湿邪乘虚袭居经隧,气血遏阻,壅塞经脉,深入骨骱,痰瘀凝阻,胶着不解,而成顽疾。现代医学研究亦证明,免疫功能与中医的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协调是一致的。故治宜益气活血、祛湿通络、宣痹止痛。自拟方益肾养血宣痹汤。

处方:生地30克,熟地30克,菟丝子20克,鹿衔草30克,杜仲15克,黄芪30克,人参10克,薏苡仁3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木瓜30克,制川乌5~10克(先煎30分钟),全蝎10克,细辛6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

服用方法:水煎二次,取汁混合,分2次早晚温服。药渣再煎,温浴手、足,取微汗。

加减运用:若关节凝固、寒冷甚者,非大热之麻、桂不能除,故加麻黄、肉桂,以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若虚久津亏、大便干结者,加肉苁蓉、核桃仁、黑芝麻之类,以温肾助阳,润肠通便。

分析:顽痹以骨节疼痛、变形为其特点,而骨节肿胀、疼痛的程度与湿邪的轻重密切相关,因湿生痰、痰瘀胶着、气血受阻为其病机关键。方用生地、熟地、菟丝子、鹿衔草、杜仲补精益髓,强身健骨;黄芪、人参、当归、川芎健脾益气,养血荣肝;木瓜、薏苡仁、制川乌宣痹温经,散寒通络;全蝎搜剔经络之瘀、开脉络之窍而定痛;细辛、桂枝通阳散寒,化浊止痛;甘草解毒和药。

刘启廷在临诊时常告诫患者,此病的治疗不能一见好转就停止用药,需坚持治疗3~6个月,以巩固疗效。待病情稳定后,要求再长期服用类风湿胶囊。并制定食疗方坚持食用。

类风湿胶囊组成:黄芪250克,炒白术250克,防风150克,白花蛇150克,全蝎200克,蜈蚣100条,没药100克,乳香100克,延胡索200克。焙干,轧成细末,装胶囊内,每粒胶囊含生药0.5克,每次6~10粒,每日3次,口服。

食疗方:桑枝30克(包煎),木瓜30克(包煎),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红枣10枚。共煎煮至豆熟,辅食食用,每日1剂。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炎性增生以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可引起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关节不稳以及肌肉无力,从而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甚至致残。临床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因其病情复杂、病程漫长、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病机是气血亏虚、营卫不和、肝肾亏虚、寒湿瘀滞、络脉受阻、不通则痛。治宜益气活血、温经通络、祛寒除湿。自拟益气化湿通络汤化裁。

处方:黄芪30克,炒白术3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鹿角胶12克(烊化),全蝎10克,土鳖虫15克,炒白芥子30克,制川乌5~10克(先煎30分钟),独活15克,木瓜30克,细辛5克,甘草10克。

服用方法:水煎二次,取汁混合,分2次早晚温服。药渣趁热温熨膝关节。

加减运用:膝关节发红肿胀明显者,加苍术、防己、薏苡仁,以燥湿消肿,通络除胀;伴有腰脊冷痛者,加炒杜仲、淫羊藿、续断,以温肾助阳,强壮腰脊。

分析:刘启廷认为,肝肾亏虚是导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主要原因,经络瘀阻、痰瘀互结是造成局部病损的基础,病初多为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使气血受损,运行不畅,筋骨经脉失其濡养,以致寒湿停聚、气血瘀滞、痰瘀互结而发病。方用黄芪、炒白术、当归、川芎健脾益气,养血壮骨;鹿角胶温补肝肾,益精养血;全蝎、土鳖虫、白芥子透骨搜络、涤痰化瘀,以搜剔深入髓骱之痰瘀以蠲肿痛;制川乌、独活、细辛、木瓜温阳散寒,通络止痛;甘草解毒和药。

痹症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刘启廷根据痹症的症候特点,依据正虚为本、邪实为患,立益气活血、温阳散寒为大法,随症化裁,通过对机体的整体调节,达到蠲痹止痛的效果。

为充分利用中药资源,刘启廷主张将煎服后的药渣再煎温浴手足,或温熨患处,借助药力和热力,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足浴时水的温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而药物可从局部渗透吸收,从而发挥内病外治的作用。临床观察表明,服药、温浴令其微微汗出,对肢体关节疼痛、麻木等症有“阴阳和,气机畅”之功效。

在食疗方面首先薏苡仁,《本经》谓之:“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入脾胃经,能除湿渗湿,善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阻、骨节疼烦不能转侧。若阴虚便燥者,将其炒黄食用,能缓和药的过偏之性,同时散发香气,还有理气解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