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两例治验

点击数:1377 次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8-05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两例治验

                                                   亢荣华


病例一  XX,女33 农民

患者于19732月感全身软无力,双手大水鱼际肌及骨间肌明显萎缩,颈部及双侧肩部肌肉轻度萎缩,赴汉口某医院神经科检查:心电图正常,血沉正常,抗‘O860u,肌酸激酶8.68u。肌电图报告;共查双侧第一骨间肌、双侧胫骨前肌、双侧三角肌。放松时:右第一骨间肌可见巨大动作电位,振伏9000微伏。强收缩时以上诸肌为混合干扰相和单纯相多相电位增多。确诊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前角损害)。

197335初诊,自述1972年因过度悲伤后,常感胸闷腹胀,食少。近年来全身乏力加重,少寐多梦、大便干结、屎黄、多汗,月经量极少。检查:双手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明显萎缩,颈部及双肩部肌肉轻度萎缩,双手用力握拳时颤抖及大小鱼际肌肉跳动明显,放松时手掌平坦。四肢肌力减退,肌张力降低,四肢腱反射减弱,感觉正常,双下肢肌肉均有轻微萎缩,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而干,脉弦稍数。据上述检查,符合中医肝肾阴亏型之痿证范畴,治以一、自拟“生肌益髓汤”加减,滋补肝肾、疏筋通络。处方,当归12  木瓜24 盐炒黄柏12  川牛膝20 枸杞子15 泽泻15 灸甘草8 生白术15  麦冬12  龟板胶8克(冲服)。二、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1、右足三里、左曲池各2ml。三、针灸:1、右阳陵泉、左环跳。2、左阳陵泉,右环跳。配穴:凤市、承山、合谷等,每日一次。

320二诊:药后平妥,双手颤动明显减轻,大小鱼际肌跳坳减轻,二便凋 ,脉弦,舌质暗红,舌苔薄黄不干。原方加鸡血藤胶10 生谷、麦芽各20  川杜仲12克。麝香注射液及针灸方法不变。

45三诊:食欲、睡眠正常,胸腹无胀闷感,乏力好转,双手颤抖消失,肢体活动有力。原方龟板胶加至16克,去灸甘草。停用针灸,加按摩疗法,隔日一次。

421四诊:双手握力正常,肌肉跳动感消失,上法不变。

518五诊:患者诸症明显好转,体重增加,萎缩的肌肉有所恢复,可做一般性家务,停用麝香注射液。

610六诊:颈部及双肩部肌肉恢复正常,脉平,舌质红润,舌苔薄白,全身无不适感,可参加一般性体力劳动等。为巩固疗效,上方制蜜丸服用三个月,停用按摩。

911十诊:服丸药三个月后病情稳定,疗效显著,所有萎缩的肌肉已全部得复,肌束振颤消失,肌力、肌张力及四肢腱反射匀恢复正常。几年来经数次随访,患者自行复查肌电图4次。首次结果:(19749月)手背第1骨间肌偶见失神经电位,随意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减少,呈部分干扰型,余肌未见失神经电位,波幅760微伏。第二次(19775月):所查部位肌肉未见失神经电位,波幅250微伏。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右正中神红69m/s,肌电图结论:正常肌电图。嗣后患者19791980年两次肌电图检查结果均为正常肌电图。

病例二  XX,女,30岁,农民

19787月,孕妇感全身酸软无力,住当地医院治疗,进院半个月正常分娩一女婴。产后乏力明加重,纳呆,不久全身0级瘫痪,院方给三磷酸腺苷、大剂量维生素B族等药物未见好转而自行出院,随后请妆地中医治闻,服药近百剂而病情无大改善。1979321前来就诊。爱人代诉,因瘫痪半年,双手及四肢肌肉明显萎缩。经汉口某医院神经科检查肌电图确诊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症见面光肌瘦,言语低沉,,神情纳呆,胸腹胀闷,便溏,畏冷,闭结四个月。检查;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血,屎、大便常规检查正常,左右手大、小鱼际及骨间肌明显萎缩,双侧肩部及颈部肌肉轻度萎缩,右侧肩部肌肉夜间跳动较甚,四肢肌力,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肌束振颤明显,无感觉障碍及面肌萎缩,双下肢肌肉萎缩达(++),腓肠肌稍有压痛。脉清,舌质淡,舌苔白厚而腻。据以上检查符合中医的脾胃阳虚型痿证范畴。治宜温补脾胃、涤痰通络等法,治以一、生肌益髓汤加减。处方:鹿角胶5克(冲服)炒杜仲15 生半夏10 党参15  白术20  白芥子10  茯苓24  黄芪20  破故纸10  泽泻15  木瓜15  牛膝20  桂枝8 二、医用羊肠线穴位结扎,第一组:右足三里、左承山:第二组:右承山、左足三里。半月一次。三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第一组;左环跳、右曲池各2ml.第二组,右阳陵泉、左外关各2ml,每日一次交替注射。

420二诊,胸腹胀闷,畏冷好转,大便成形,脉滑,舌苔白厚不腻。原方加藿香、佩兰各8  阳春砂6克。

52三诊;药后平妥,纳食好转,四肢可轻微活动,舌脉同上。原方加巴戟天10  酸枣皮12克。停用羊肠线结扎,改用针灸:主穴:肾俞,双委中。配穴:双合谷、双风市,次缪等。

517四诊,面色转红,月经来潮,量少色淡,脉平,舌质红润,舌苔薄白有津。可自行坐卧及步行300-400米,但感疲劳等。原方去桂枝,生半夏鹿角胶。停用麝香注射液,改用按摩疗法。

610五诊:体力明显增加,活动后不觉疲劳,肌力、肌张力已恢复正常,左手大小鱼际及骨间肌渐增长恢复,肌束振颤消失,食欲大增,体重增加,可步行2公里余。

829六诊:双上肢萎缩的肌肉不觉跳动及有所增长,颈部肌肉基本恢复正常,四肢腱反射完全恢复正常。可操持一般性家务,可步行五公里左右,停用针灸及按摩,原方加龟板胶50克做丸药长期服用,嘱其2个月后复诊。

911七诊,见所有萎缩的肌肉基本恢复正常,并可参加一般性体力劳动。又嘱病人长期间断性的服用丸药,每2个月复诊一次。几年来经数次复诊和随访,诸症消失,病清稳定,可参加劳动等。肌电图报告:双手背第1骨间肌、小指外展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未见失神经电位及运动单位电位减少。波宽,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均在正常范围。

按语: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是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中医

虽无此病名,但确属于“萎症”范畴。生肌益髓汤(鹿角胶5  炒杜仲15  茯苓20 牛膝15 木瓜15  。此方可根据病情加减使用,视病情制蜜丸,每丸10克,每日2-3次久服)中所用药物,注重为补虚扶正、利湿宽筋、强健筋骨,达到精血灌溉,肝脾肾之损得复。配合麝香注射液作穴位封闭、医用羊肠线结扎及针灸和按摩,均对于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堪为良法。其机理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立效散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224

解放军39438部队   亢荣华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痛,俗称奶毒。近十余年来,笔者临证运用立效散加减治疗本病224例,慢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224例均为门诊治疗患者。年齡最大48岁,最小22岁。经产妇131例,初产妇93例。哺乳者220例,未哺乳者4例。初哺乳痈144例,成脓期62例,溃后期18例。病程最长31天,最短1天,平均治疗42天,全部获愈。

方药:立效散:当归、青皮、瓜萎仁各10克,制乳香、制没药、生甘草各6克。临症加减,水煎服,一日一剂。

病例:1、李XX,女,24岁哺乳期患者。1977317日初诊。头痛发烧,体温394度,左乳房肿胀,外上部红肿热痛,触之有鸡子黄大硬块,身酸痛,口喝喜饮,胸闷,面红,呕恶。血象:红细胞420/mm3,白细胞21000mm3,中性78%,淋巴22%。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热毒滞之初期乳痈。处方;立效散加黄芩、生桅子各12克,天丁10克。服上方3剂,诸证悉除。411日右乳又出现红肿热痛,症同左乳,按上方进3剂面愈,未见复发。

2、胡XX,女,42岁。198045初诊。患急性乳腺炎一周,曾用庆大霉素、消炎痛等治疗未效。诊见纳差、口干、胸闷,右乳有蚕豆大肿块8枚,硬而不坚,按有跳痛感,穿刺见囊内有少量脓液,不烧不吐,脉弦缓,舌质红,苔薄黄。诊为成脓期乳痛。处方:立效散去当归,加赤芍、炮甲各12克。水煎,每日1剂,8剂获愈。

3、熊xx,女,31岁。19801211初诊。左乳患急性化脓性乳腺炎13日,曾经某医院切排治疗,近日因伤口痛甚伴高热来诊。诊见伤口紫黑色,流脓腥臭,大便干结,尿黄,口干苦,纳差,喜冷饮,体温39度。白细胞13300mm3,中性80%。脉弦细数,舌质暗红,舌苔黄厚,拟立效散合银花汤(《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银花、黄芪各15克,妆归24克,甘草1克。)加天丁15克,生大黄12克(另包泡服)每天一亮剂。外用九一丹纱条(熟石膏9克,红升丹1克,研极细末)每日换药一次。

1220再有,伤口接近愈合,血象正常,余症消失。停用立效散、银花烫,继用丸一丹换药3天告愈。

按:根据经络分布,乳头乳晕属厥阴肝经,乳房属阳明胃经。且乳汁为气血所化而源出于胃,乳汁的疏泄又与肝气有关。因而本病的发生,多由肝气郁结,阳明胃热蕴滞,或肝胃不和,局部经络壅塞,营气不从而致。立效散方用当归活血通络、散瘀消肿,使血归其所。制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消肿定痛,解毒。青皮疏肝理气解郁,促进活血止痛药发生作用。合而成方,共凑疏达壅滞、清热解毒,理气散结止痛之功。